6月26日,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黄强主持召开十二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利用一整天时间听取我省改革任务推进落实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督查问效,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省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玉亭出席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朱国贤出席。
在谋篇“十五五”的关键时刻,此次会议无疑是吉林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其高规格、系统性、具体性的特点,充分展示了吉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决心。
这场会议有何“深”意?传递出哪些重要信号?无数目光都在盯着吉林……
01
把“问题清单”当作“改革清单”
改革,是吉林的鲜明标签。
这些年,无数成功实践都表明,吉林每一次腾飞都离不开改革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
如何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意蕴?核心点在于,不仅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
于是,外界看到了吉林行动。
再回到6月26日的会议,会议信息显示:前不久,省委派出11个督查组,重点围绕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改革部署等,对全省各市(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梅河口市进行实地督查。
本次会上,各督查组组长汇报工作情况;省委常委同志,省政府负责同志,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党组书记,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汇报关于改革任务推进落实情况。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吉林还需在哪些方面继续发力?
记者抓到了这些细节:
各市(州)要坚持眼睛向内、举一反三、不等不靠,以改革举措激发内生动力。
省直各部门要强化担当、加强指导,推动破解各地“共性”和“个性”问题。
省委、省政府督查室要始终把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四不两直”深督实查。
要更加深刻领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坚持内外结合、上下结合,加强调查研究,形成工作闭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细化改革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可见,每项工作要求都体现出吉林聚焦关键领域、明确改革重点的“关键一招”。
02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时间是最可贵的,机遇稍纵即逝。
对于当前吉林而言,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窗口”,在变局中开新局尤为重要。
那么,该如何抓住机会、引领未来,推动全省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样是在这场重磅会议上,记者注意到务实的“吉林方案”。
总结起来,有如下五个“切口”:
其一,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
其二,当前吉林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考验比任何时候都大,很多问题传统方法解决不了,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
其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闯出一条新路,对于一切束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障碍,都要彻底破、坚决改。
其四,改革效果好不好,经营主体、服务对象和群众说了算。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将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改革发力点,能改的立即改、能办的马上办、能落的抓紧落,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五,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接受中央巡视为契机,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严管理干部、从紧转变作风,推动干部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大胆干事。
改革往往越是纵深推进,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
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除了改革别无他途。面对新矛盾新挑战,记者看到吉林正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聚力”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
03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发展,最终还是要用实绩交卷。
会议之外,多交代一个“动态”。
6月23日至24日,省委书记黄强,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率队,在北京分别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国家能源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工作会谈。
这种快节奏,让人看到吉林干事的态度。从所拜会的对象看,能投射出吉林下一步发展的思路。
行程方面,吉林在拜会国家有关部门及央企时,安排的“高效紧凑”。而对于吉林的主动沟通,对方也积极反馈。
比如,针对吉林提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谋划“两新”“两重”项目的想法。工业和信息化部方面提出,将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小企业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助力吉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又如,吉林希望自然资源部在东北三江源头生态修复治理保护工程实施、吉林中部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自然资源部方面表示,希望吉林省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多出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自然资源部要加强与吉林合作,部省协力、同题共答,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位。
再如,重大铁路项目铁路建设和大新能源组合优势。
吉林希望国铁集团把我省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大力支持长辽通高铁建设和京哈高铁、长珲高铁提速,推动龙嘉机场站改扩建工程年内尽早开工,加快敦化至牡丹江高铁前期工作,积极支持中车长客氢能源列车推广应用,以高质量铁路建设助力吉林高质量发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方面表示,将认真研究吉林提出的具体事项,给予全方位支持,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推动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动能,深化“绿电+消纳”模式,“绿氢+”产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是吉林高质量发展重要一环。吉林方面希望国家能源局持续给予大力支持、精准指导,助力吉林新能源产业跨越发展。国家能源局方面表示,近年来吉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国家能源局将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吉电入京”“吉氢入海”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拓展绿电消纳应用场景、探索“绿氢+”产业发展新模式,提高吉林能源保供能力,共同扛稳国家能源安全重任。
主动与部委、央企沟通,说明吉林要以开改革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
“聚焦改革任务,必须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刚刚召开的十二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利用一整天时间听取全省改革任务推进落实情况。紧盯阻碍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可以看出吉林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改革。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如何延续良好态势,争取“十五五”开门红,对于吉林而言同样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我们看到,这些年吉林振兴发展取得不少新成效,但客观来看,还有很多发展优势没有被激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守着好资源、好产业,没有把优势转化成更大胜势。这次省领导与国家有关部门及央企沟通衔接,就是要把准改革的战略重点和优先方向,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不断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释放发展新活力。”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认为,通过上述观察可以发现,当前吉林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抓落实、见实效的信号强烈。
再踏层峰开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与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
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吉林一定能不断创造出新的更大发展奇迹!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栾喜良
摄影 罗浩